“蛟龙”号大修升级后首次下水
来源:科学网 Tuesday 2019-03-12 09:30:48
本报讯(记者廖洋)2月28日,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在国家深海基地试验水池,开始大修与技术升级后的第一次测试下潜。这标志着“蛟龙”号大修与技术升级全系统勘验、维修、系统升级、总装联调等陆上工作已全部完成。
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表示,这是“蛟龙”号研发完成后首次全面大修,主要目标是提高“蛟龙”号的安全性、易维护性,提高作业效率,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。
据“蛟龙”号技术升级课题负责人、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员程斐介绍,“蛟龙”号自2017年11月完成海上专项勘查任务后,正式启动大修和技术升级施工,到目前历时15个月。其间,共完成“蛟龙”号舱内舾装、生命支持系统、载人球壳等各系统超过1200个零部件的勘验,以及2300余次零部件的拆检与更换。此外,完成了配电系统、抛载系统、采样系统、作业接口、导航控制和测深侧扫等几大系统的性能优化升级。
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表示,此次“蛟龙”号水池测试完成后,还要进行系统的海试验证工作。海试完成后,“蛟龙”号将以全新的面貌、更加优异的性能投入到深海前沿科学研究、深海资源勘查、深海环境监测保护业务工作中。
据悉,届时,“蛟龙”号新母船“深海一号”将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,潜龙号、海龙号系列深海利器也将完成技术升级海试。“蛟龙”号将搭载新母船“深海一号”实现“三龙”同船作业,极大地提高深海勘查作业效率。
廖洋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