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工作动态  

探访“蛟龙”的“家”

来源:科技日报    Monday 2018-05-28 11:32:15


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

花红树绿,碧波荡漾。车一驶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深海基地),第一感觉像是进入了公园,蓝天白云下,刚完成任务的“向阳红01”船泊在码头。

深海基地院里盛开的鹅掌楸花

这是青岛鳌山湾畔。曾经的近海渔场,如今已入驻了多个国家“利器”

“蛟龙”的“家”

红白身躯,走进深海基地潜水器试验水池,在高大的车间里,久未见面的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首先映入眼帘。

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告诉记者,“蛟龙”号正在进行大修和升级改造,主要包括3方面: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标搜索的能力;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测绘能力;增强直接取样能力。

“大修拆检已经完毕,全系统技术升级详细设计已经完成,进入评审阶段,技术升级部分系统部件正在加工,大部分部件开始测试,下一步将进行子系统调试和总装。计划十月份完成总装。”丁忠军说。

“蛟龙”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、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。2012年6月,它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创下7062米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潜深纪录。

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,作为业主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用5年时间开展“蛟龙”号试验性应用。

5年来,“蛟龙”号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,共成功下潜158次,总计历时557天,总航程超过8.6万海里,实现了100%安全下潜,取得了丰硕的深海科考成果。

丁忠军告诉记者,“蛟龙”号正在计划2020年执行全球首次环球航行的路线。

初步方案中,一种是从青岛出发,向东穿过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,横穿太平洋,然后经过大西洋和印度洋,从南海回来。另一种方案从青岛出发,往南走南海,然后穿过印度洋、大西洋,最后从太平洋回来。

“最终方案尚未确定。”但他强调,“蛟龙”号走向业务化运行的条件基本成熟,是方案执行的基础。

丁忠军同时表示,我国在国际海底有几块矿产资源勘探区,方案首先是为满足大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研究需要。环球航行也是一次大的国际合作项目,计划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下潜,进行科学考察。

世界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

在深海基地,记者见到了“海龙”号无人缆控潜水器、“潜龙”号无人遥控潜水器等装备体系,甚至深海钻探的“深龙”。

深龙

“海龙”家族

“潜龙”家族

深潜器通常分为载人潜水器(HOV)、无人有缆潜水器(ROV)和无人无缆潜水器(AUV),“蛟龙”号、“海龙”和“潜龙”分别是3类潜水器的代表。 

丁忠军说,在原有“三龙探海”基础上,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构建“七龙探海”立体深海探测网络,包括深海开发的“鲲龙”号、海洋数据云计算的“云龙”号以及作为立体深海科考支撑平台的“龙宫”,持续、充分勘探海洋特别是深海。

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上世纪90年代,我国几乎没有参与深海科研和勘探的实力。相比之下,一些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研发深海高技术装备、建设深海保障基地,获得许多重要科学发现,在深海资源勘探、开采和利用等方面也取得巨大突破。

2002年,我国科学界正式提出建立深海基地,2013年11月8日,基地开工建设。

“国际上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海洋科研机构(基地),咱是第五个。”丁忠军告诉记者,基地可以停10余艘千吨级大洋科考船,4—5艘5000吨级大洋科考船。

来源:科技日报

编辑:左常睿

审核:王小龙


主办: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问海东路69号
电话:0532-67726663  传真:0532-67726661  邮编:266237
鲁公网安备 37028202000134号   鲁ICP备11010514号-1
© 2024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