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工作动态  

蛟龙号新母船“深海一号”年底下水

来源:青岛画报    Saturday 2018-10-20 18:07:30


       近日,记者从国家深海基地了解到,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“深海一号”建造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,预计今年年底下水,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。届时,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将告别“向阳红09”船,迎来自己专用的支持母船“深海一号”。 

“深海一号”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

       “深海一号”船长90.2米,型宽16.8米,续航力超过14000海里,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,配备了满足科学调查及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多种类型设施,拥有超过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专用6000米级无人缆控潜水器作业系统,在节能降噪方面进行了技术设计。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介绍说,“深海一号”不仅可为“蛟龙号”深潜作业提供合适的水下、水面支持,还具备数据、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,同时还有专门的“蛟龙号”维护保养机库,配备潜水器充油、充水、充气、充电和拆检等成套维护保养设备,可以在室内完成例行维护维修工作。

       于主任说,“深海一号”是我国第一艘为“蛟龙号”提供深潜作业下水、水面支持及维护保养的专用支持母船,目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“深海一号”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现场分析,船上的实验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的类型的科考需求,可随时调整功能用途,进行各种科考研究。“深海一号”是一艘专业母船,母船上有车间,甲板上有轨道,可以把‘蛟龙’号直接送进船舱,这就像是为“蛟龙”号穿上了保护衣。以前的母船没有这个条件,甲板的温度很高,暴晒对装备的影响很大。

       “深海一号”建造完成,将于今年年底下水,经过试验后,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。与此同时,按照潜水器维修要求,“蛟龙号”也经过一年多的大修改造,将于2019年进入正式业务化运行阶段。届时,“蛟龙号”将与“深海一号”正式组合,于2019—2020年执行我国环球科学考察任务。“深海一号”投入使用后,将进行“蛟龙”号、“潜龙”号、“海龙”号“三龙一体”同船作业,并于2020年执行全球首次环球航行。

“蛟龙号”年底完成升级改造

      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、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。2010年5月至7月,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,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。2012年6月,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,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。2014年12月18日,首次赴印度洋下潜。2015年3月17日,蛟龙号搭乘“向阳红09”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,正式安家青岛。

2017年下半年,“蛟龙号”在完成中国大洋第38航次作业回到位于青岛蓝谷的国家深海基地以来,目前正在进行大修和升级改造。于主任说,蛟龙号这次升级改造主要围绕着检测、维护和维修,对之前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,主要包括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标搜索的能力、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测绘能力、增强直接取样能力这三方面,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升级改造。升级改造完成后,明年就将进入正式业务化运行阶段。

       在国家深海基地潜水器维修车间,记者看到潜水器模型,完全按照1:1的“蛟龙”号本体系统设计,驾驶与操纵训练模拟系统高度还原了“蛟龙”号的真实场景,也真实还原了潜航员和搭载科研人员的工作实景。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部高级工程师高翔介绍,该模拟系统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模拟训练系统,由仿真本体、视景仿真系统和训练指挥系统等几部分组成,模拟系统内有3个窗口,可以方便主驾驶人和搭载人员观察潜器外的水下情况,内部分布着多台计算机,包括成像声呐、航行计算机等,综合显控计算机是潜水器信号的汇集和显示,舱内设备和作业机械手采用真实设备。模型内径2.1米,该尺寸是根据经济性、安全性和参照国际经验设计的。模型主要用于潜航员的培训和海底作业训练、机械手检测以及海洋科普教育等。

主办: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问海东路69号
电话:0532-67726663  传真:0532-67726661  邮编:266237
鲁公网安备 37028202000134号   鲁ICP备11010514号-1
© 2024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